提醒成功

CD14/TLR4信号通路研究用抗体组合推荐
发布时间:2025-07-10 08:47:31CD14/TLR4信号通路作为机体免疫防御体系的重要环节,在炎症反应、病原体识别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。深入探究这一通路机制,离不开高特异性研究工具。科研人员对CD14/TLR4信号通路相关抗体的需求,促使研究工具不断更新迭代,其中部分抗体组合展现出独特优势。
核心靶点抗体特性解析
CD14与TLR4是信号通路中的核心受体蛋白。针对CD14的研究抗体,经多轮亲和层析纯化工艺处理,抗原结合片段纯度达95%以上,能精准识别CD14蛋白胞外区特定氨基酸序列构成的抗原表位。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,该抗体可实现对单核细胞、巨噬细胞表面CD14蛋白的高效标记,分辨率达到10⁻³荧光强度级差,帮助研究人员清晰区分不同细胞亚群间的表达差异。免疫组化实验里,其在石蜡切片中对组织样本的渗透深度超过15μm,能完整呈现组织微环境中CD14蛋白的空间分布特征。
TLR4抗体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获得,与天然TLR4蛋白亲和力常数(KD)低至10⁻⁹M级别。在免疫印迹实验中,该抗体对低至5ng的TLR4蛋白仍能呈现清晰条带,且与TLR家族同源蛋白交叉反应率低于1%。在检测脂多糖(LPS)刺激后的细胞样本时,可灵敏捕捉到蛋白表达量0.5倍以上的变化,为研究信号通路激活提供可靠量化依据。
协同作用的抗体组合策略
单一抗体难以全面揭示信号通路全貌,多种抗体组合使用成为主流策略。CD14与TLR4抗体联用在病原体识别机制研究中成效显著。在LPS刺激的THP-1细胞模型中,通过免疫荧光双标实验,可观察到两种蛋白在细胞膜脂质筏区域形成直径约0.2-0.5μm的共定位聚集体,揭示信号通路激活的起始位点。时间序列实验显示,共定位现象在LPS刺激后5分钟内即出现,为解析早期信号转导事件提供可视化证据。
将磷酸化TLR4(p-TLR4)抗体纳入组合,构建起从激活到传导的完整研究体系。在小鼠脓毒症模型中,采用该组合检测发现,肺组织中p-TLR4水平在感染后2小时达峰值,较正常组升高3.2倍。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p-TLR4与总TLR4的表达比值,可精准定位MyD88依赖信号通路的激活节点,为解析炎症级联反应调控机制提供关键数据。
实验应用效果验证
多种研究场景已证实这些抗体组合的有效性。在细胞水平实验中,对12种不同来源细胞系的检测显示,CD14/TLR4抗体组合可准确区分单核巨噬细胞系(如U937)与非免疫细胞系(如HeLa)的蛋白表达特征,为疾病相关细胞模型筛选提供量化标准。
动物实验方面,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的主动脉组织检测中,p-TLR4抗体与CD14抗体联合使用,成功定位到斑块内活化巨噬细胞群的信号激活位点,检测灵敏度较单一抗体提升40%,为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研究提供新视角。
这些针对CD14/TLR4信号通路的抗体组合,凭借精准的靶点识别能力和良好的实验表现,为通路研究提供有力支持。随着研究深入,未来将有更多优质抗体工具出现,推动免疫领域研究迈向新高度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