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登录
搜索 英文站
栏目

提醒成功

请输入手机号/邮箱号
请输入密码

账号密码登录

微信/QQ登录 微信/QQ登录

没有账号? 立即注册

搜索

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表达流程

发布时间:2025-04-15 10:17:21

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表达技术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手段,它为众多生物制品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了关键支撑,其流程涵盖多个精细且关键的环节。

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表达流程

一、载体构建:搭建蛋白生产“蓝图”

载体是引导外源基因进入宿主细胞的重要工具。在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表达中,常用的载体有质粒载体和病毒载体(如慢病毒、腺病毒等) 。载体的设计极为精巧,需综合考量启动子、增强子、选择标记基因等多种元素。启动子就如同蛋白表达的“开关”,决定基因转录起始的频率;增强子则能强化启动子的活性,让基因转录更高效;而选择标记基因,像是筛选细胞的“信号灯”,用于识别成功导入载体的细胞。比如,常见的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DNA3.1,其合理的元件布局,使得外源基因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稳定表达。

二、细胞转染:外源基因的“植入”

转染是将外源基因送入宿主细胞的关键过程。脂质体介导法、电穿孔法和化学介导法等是常用的转染手段。脂质体介导法,利用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的特性,将包裹其中的外源基因带入细胞,就像给细胞“送快递”;电穿孔法则通过瞬间高压脉冲,在细胞膜上形成小孔,让外源基因“趁机而入”;化学介导法借助化学试剂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以实现基因导入。以HEK293细胞(人胚胎肾细胞)为例,因其易于培养和转染的特性,常被用于高效表达外源蛋白,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,能大幅提升HEK293细胞对目的基因的摄取和表达效率。

三、细胞筛选与培养:“选拔”高产细胞

当外源基因成功转入细胞后,需通过筛选标记基因(如抗生素抗性基因)挑选出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株。这一过程如同在细胞“大军”中挑选出“精英部队”。之后,优化细胞培养条件,包括培养基成分、温度、pH值等。培养基是细胞生长的“营养库”,不同细胞对营养需求各异,需精准调配。例如,针对NS0细胞(小鼠浆细胞瘤细胞系,常用于重组蛋白表达和分泌),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,可促使其大量分泌目的蛋白,提高蛋白产量。

四、蛋白纯化:获取纯净产物

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表达的最后一步是蛋白纯化,从细胞培养上清或裂解细胞中收集目的蛋白,并运用多种纯化技术。亲和层析利用蛋白与特定配体的特异性结合来分离蛋白,如同用“磁铁”吸引目标蛋白;离子交换层析依据蛋白所带电荷差异进行分离;凝胶过滤则根据蛋白分子大小不同实现纯化。纯化后的蛋白还需进行质量检测,如SDS-PAGE(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)、Western blot(蛋白质免疫印迹)、质谱等方法,确保得到的蛋白纯度、结构和活性符合要求。

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表达流程的每一步都紧密相连,从载体构建规划蓝图,到细胞转染植入基因,再到筛选培养高产细胞,最后纯化获得高质量蛋白,每个环节的精准操作与优化,是确保最终能够获得高纯度、高活性蛋白产物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