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醒成功

HBP抗体用于重症感染预后评估
发布时间:2025-07-15 08:52:22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,其中重症感染引发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,是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。快速、精准地评估重症感染患者的预后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。近年来,HBP抗体在重症感染预后评估领域崭露头角,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曙光。
HBP:感染诊断的“前哨兵”
HBP,即肝素结合蛋白,又称天青杀素或阳离子抗菌蛋白37(CAP37),主要存储于中性粒细胞的嗜天青颗粒和分泌小泡中。当机体遭遇急性细菌感染,中性粒细胞活化脱颗粒,HBP迅速释放入血,血液中HBP浓度在1-2小时内显著升高,而病毒感染时,HBP不升高或仅轻度升高。这一特性,让HBP成为感染早期诊断的“前哨兵”。与传统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(WBC)计数、C反应蛋白(CRP)、降钙素原(PCT)等相比,HBP在细菌感染后升高时间更早,能为临床医生争取宝贵的治疗时机。
HBP抗体:精准评估预后的“侦察兵”
临床研究表明,HBP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,其动态变化可反映患者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。此时,HBP抗体发挥重要作用。通过检测患者体内HBP抗体水平,医生可间接了解HBP的变化情况,进而精准评估重症感染患者的预后。在脓毒症患者中,高水平的HBP提示病情严重,预后不良;经有效治疗后,HBP抗体检测显示HBP水平下降,预示患者病情好转。有研究指出,连续监测HBP计算所得的HBPc-48h,比CRP、PCT或乳酸能更好地预警院内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结果。当HBPc-48h大于50%时,患者存活率较高;小于4%时,病死率则显著升高。
多领域应用:重症感染的“护航者”
HBP抗体在多种重症感染相关疾病中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。在社区获得性肺炎(CAP)患者中,研究发现高危组患者的HBP水平显著高于中低危组及健康对照组,HBP诊断CA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,且与肺炎严重指数(PSI)呈正相关,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。对于肺移植受者,HBP也可作为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志物。在重症急性胰腺炎(SAP)继发细菌感染方面,HB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。此外,HBP抗体检测还能协助坏死性筋膜炎、丹毒以及钩端螺旋体、寄生虫感染等疾病的诊断。
远泰生物在抗体研发领域成果显著,公司建立的鼠、兔、人源三大抗体技术平台,为HBP抗体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坚实技术支撑。

